近日广东美术馆举行的《首届生》展览,李行简、邵增虎、郝鹤君、洪耀、潘行健这五位1954年广美附中的首届生,“老夫聊发少年狂”,55年后再聚首,以他们风格迥异的艺术作品呈现出各自的艺术追求和人生的思考。夕阳无限好!这群年龄加起来有350多岁的艺术家们的努力和探索精神是画展最感人的地方,其中邵增虎老师在古稀之后的变法,便呈现出在西方现代艺术日益全球化的影响和冲击下,老一辈艺术家们的思考与应变。
温和的变法者
邵增虎作品浑厚中见潇洒、斑斓中赋诗意,是用色彩吟唱的一首首田园诗歌,也是用画刀筑成的画上雕塑。
邵增虎的艺术风格一直走写实路线,其独具邵氏风格的风景油画已经在学术和市场上得到了一席之位,但是邵增虎近年来却开始不安分,在《首届生》展览中,其“石头”系列便让人有眼前一亮的感觉。各种石头的造型、色调、肌理互相组合,带有构成和抽象的意味。
邵增虎把自己的探索定位在具象和抽象、传统与现代之间的临界点上展开,既有传统的功力,又有现代意识和时代精神。事实上,对于这温和的变法,邵增虎也认为,他的这种探索从传统角度上是有所推进,在现代角度看来还是传统。
定位:“不吃荤只吃素”
《农机专家之死》、《任弼时》、《祝捷》、《刘邓大军》等邵增虎早期的人物油画作品,被前广东美术馆馆长王璜生曾评价为具有“史碑”色彩。近年来转向风景画创作的邵增虎却谦虚地认为,自己在人物画方面已经无法再取得突破了,因而转向于风景画的创作,希望能随心所欲,在自然的纯粹里寻求宁静与自由。光画风景不画人,被邵增虎自己戏称为“不吃荤只吃素”。邵增虎对自己今后的艺术定位很明确,一是专注于风景;二是要现代意识但绝不走向观念,不赶时髦也不保守。
[对话]
不要以西方的标准为标准记者:您说过中国的油画必须有自己的标准,能具体谈一下吗?
邵增虎:现在的不少艺评家,且有相当一部分势力喜欢以西方的标准为标准,用西方的那一套理论来套我们的创作,这其实是缺乏自信和民族自尊的表现。油画虽然是由西方传过来的,但任何文化传到中国都会本土化,并成为中国文化有机的组成部分,如同佛教一样。
客观看现代艺术
记者:您个人如何看待现代艺术?
邵增虎:不少现代艺术很生动、调皮,除了低级庸俗和破坏性外,大部分人还是接受的,我也喜欢看,但我不喜欢看现代艺术的评论文章,把浅薄和感官的刺激作品解读成有思想和深度的内涵,我是最不能接受的。我会按照自己的欣赏标准和文化水准去观察和感受。能震撼人的作品才是好作品记者:好的艺术作品的标准是什么?
--------------
邵增虎:如果艺术需要文章去翻译才能让人理解的话,这种艺术就毫无生命力了,能震撼人的心灵的作品就是好作品。
如果没有难度就不叫艺术
记者:所谓的难度是什么?
邵增虎:难度,我认为是指思想性和技法,任何一个艺术家都要有自己的绝活。
不要迷信
记者:如何才能收藏好的作品?
邵增虎:不要追风,不要迷信宣传和市场行情,收藏者要冷静。好多真正的艺术家是全身心投入创作里,不事炒作和宣传。现在收藏的人有两种类型,一是只注重市场价值,另一种是注重艺术价值。玩市场价值的就像玩股票一样,哪个涨就买哪个。注重艺术价值的是欣赏型和文化型的藏家,他们收藏艺术品是为了满足和提升自己的精神世界。
[简介]邵增虎,1937年出生于安徽省绩溪县。1962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油画系。现为国家一级美术师,享受政府津贴。历任中国美协理事、中国油画学会理事、中国美协油画艺委会委员、广东省美协副主席、广东省美协油画艺委会主任、广东省油画学会主席。
Copyright @ 2000-2009 香港特别行政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京ICP备09103078号
北京联络处地址:北京市朝阳区建外大街18号嘉华世纪C座805室 邮编:100000 电话:010-65157535
联系地址:香港湾仔打道50号马来西亚大厦1602室 联系电话:00852-51015163 00852-28346483 传真:00852-28930602/35520288
香港特别行政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信箱 E-mail:hk_wenlian@163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