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艺术的历史》 [英]保罗•约翰逊/著 黄中宪/等译
内容简介
《艺术的历史》从原始洞穴艺术讲起,直至现今的装置艺术,涵盖时间超过三万年以上;横跨全球五大洲,介绍各地区最具特色的艺术形态,从某种程度上克服了欧洲中心主义倾向。在整个讲述过程中,作者将艺坛信息(展览),艺术家生平轶事,艺术、艺术史最新研究成果,本人经历糅合在一起,语言平实,多用口语,通俗易懂,颇像一部艺术漫谈史。
作者简介
保罗•约翰逊(Paul Johnson,1928— )
历史学者。毕业于牛津大学,曾任《新政治家》编辑,并为全球最著名的报纸及杂志撰稿,包括《每日电讯》、《纽约时报》、《华尔街日报》。著有《所谓的知识分子》、《犹太人史》、《当代》、《美国人民史》、《英国人民史》、《文艺复兴:从黑暗中诞生的黄金年代》等。
目录
导 论 了解艺术史 第一章 洞穴绘画和巨石 第二章 古埃及与风格的源起第三章 古近东地区的宫殿艺术 第四章 希腊艺术:理想主义 vs. 写实主义 第五章 罗马:混凝土造就的艺术 第六章 一神信仰:长方形会堂、清真寺、坟墓 第七章 黑暗时代北方的创新活力 第八章 大教堂艺术的极致 第九章 基督教影响下个人创意的兴起 第十章 希腊罗马文化的再发现与转变第十一章 雕刻艺术的极致第十二章 意大利画坛巨匠第十三章 罗马的艺术巅峰和其混乱的余波第十四章 17世纪的新写实主义 第十五章 第一批伟大的风景画第十六章 西班牙艺术的黄金世纪第十七章 荷兰臻于“专业艺术的完美之境”第十八章 城镇、府邸、教堂、庭园第十九章 18世纪的光华与奥秘第二十章 古典复兴和宗教复兴第二十一章 东风西渐西方对亚洲的渗透: 印度、中国、日本和其艺术第二十二章 向全球扩散的水彩第二十三章 浪漫主义与历史第二十四章 描绘美国山水与奇观的画作第二十五章 俄国艺术的迟来与阴郁的荣耀第二十六章 19世纪艺术的内在冲突 第二十七章 工业世界中的艺术与现实第二十八章 摩天大楼、新艺术、装饰艺术第二十九章 时尚艺术的开始第三十章 来自原始的复苏第三十一章 意识形态艺术的法则与肆虐第三十二章 21世纪艺术的危机与转机美术馆名录
序言或后记
导论:了解艺术史
写一部由最早起源到当代发展的艺术史,是一件非常艰巨的工程,即便只是阅读,也是一件繁重到令人望之却步的工作。然而书写艺术史,以作者的角度来看,一方面帮助我整理这些艺术作品;而另一方面,以读者的角度来看,也能够帮助我理解;我也特别设定了一些基本的原则,用以理解艺术以及厘清其发展过程。
首先要注意的是,人类创作出来的艺术品数量十分庞大且种类丰富。我认为,艺术的发展不但早于书写,甚至也可能早于系统化的语言。它与使得人类社会成型的下指令的本能密切相关,它也一直是使人类快乐的必要因素。艺术家是最早的专业人士。在全世界的历史中,艺术品的数量是无可计数的,留存下来的数量也非常多,每一件艺术品都是独一无二的,这也使得一个人不论再怎么勤奋努力,所能浏览的,仅仅是其中的一小部分。今日,这些作品大多存放在世界各地的博物馆中,据我估计,目前共有超过1 000处收藏一流艺术品。而放在地下库房的典藏品数量,远超过有空间可以展出的藏品数量至少3倍或4倍以上[俄国圣彼得堡的冬宫博物馆有超过300万件的藏品,大英博物馆则拥有3 000万件藏品]。姑且不论在公共场所观看大量艺术作品是不是了解艺术的最好方式,但若是一个人想要同时欣赏三四件,甚至是半打以上的精致艺术品绝对是一个错误的尝试。或许增进对艺术理解的最好方式,是去欣赏私人收藏,特别是由个人或是家族所累积下来的藏品,其中可能有1万件是具有代表性的作品。热爱艺术并企图了解艺术的人总是不断地想要看更多的艺术品,但如果他们够聪明,他们也会一遍又一遍地欣赏他们所喜爱的特定作品。但是他们应该要避免对艺术贪得无厌,节制自己的欲望,不要超出自身艺术感知所能消化欣赏的数量,并且拒绝想将所有艺术形式全都纳入的诱惑。世界上,各式各样美丽的艺术品数以百万计,最谨慎的方式是培养对艺术观点的洞彻之理解力,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出自我的判断力,以此提升评判优劣的能力。就艺术赏析而言,局限但敏锐的鉴赏力,总比狂热而贪婪好。
虽然人类创造的艺术品数量这么庞大,然而最精致的艺术品总是非常稀有,在历经时间的摧残与各种偶发的际遇之后,通常会遭受极大的损伤,甚至是全部毁坏。只有极小部分的欧洲史前洞穴壁画与蚀刻——这些是自人类开始创造艺术品以来,前2/3的人类社会历史中最辉煌的成就——留存下来并为人所知;大部分的洞穴壁画在问世之后已遭损坏,甚至因为暴露而完全消失,许多保存下来的则是因为位于人迹罕至的地方。 同样的,古代的精致艺术品也只有一小部分留存下来。埃及文物可说是极为幸运得以完整留存到现代,因为埃及温暖干燥的气候,以及许多宝藏被埋藏在地下的缘故,使得这些艺术品能够幸免于战争的掠夺和自然的侵蚀。但即便如此,20世纪中期建造的阿斯旺高坝[Aswan High Dam]使得尼罗河的水文和气候的湿度产生变化,还是造成了很大的伤害。其他创造艺术作品的古文明社会亦曾经历过毁灭性的损害。到现今还算保存完好的希腊或罗马时期优秀的建筑物,屈指可数。没有任何一件希腊的架上绘画被保存下来,也没有任何一件阿佩雷斯[Apelles]的作品流传下来,而这位可说是媲美拉斐尔的古希腊画家,他的作品至少有12件曾出现在文献记录中。在希腊古典时期及希腊化时期的4位杰出的雕刻家:波里克利特斯[Polykleitos]、菲狄亚斯[Pheidias]、普拉克西特利斯[Praxiteles]和利西波斯[Lysippos],都是非常多产的艺术家,但是他们作品的原件无一幸存;在一些例子里,我们看到的仅是雕像底座[部分有他们的签名],或不确定是否精准的复制品[通常是罗马时期的]。用一个事实就足以说明以上观点:在公元4世纪时,罗马共有3 785座铜制的公共雕像曾被记录下来,但在1 000年后的今天,仅有5座留存。
Copyright @ 2000-2009 香港特别行政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京ICP备09103078号
北京联络处地址:北京市朝阳区建外大街18号嘉华世纪C座805室 邮编:100000 电话:010-65157535
联系地址:香港湾仔打道50号马来西亚大厦1602室 联系电话:00852-51015163 00852-28346483 传真:00852-28930602/35520288
香港特别行政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信箱 E-mail:hk_wenlian@163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