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刘波涛“恍·燃”系列作品中,“夜色”成为最恰当的场景氛围,所有的场景无一例外都笼罩于“夜色”之下。通常关于“夜色”的描写是略带寂寞的情感抒情,但是这样的描写充其量是隶属于面对现实的触景生情和有感而发。而刘波涛有关“夜色”的思考恰恰不是这样所谓“顺逻辑”的思考,因为刘波涛创作中的“夜色”只是关于环境氛围的注脚而不是创作的全部,事实上刘波涛更关心的是“夜色”之下的那些人或者那些事。
25年前,当我走进中央美术学院这一最高美术教育殿堂学习的时候,刘波涛刚刚出生。如果时空倒转,将他最近的创作放到20多年前去看,我想那时的我一定会觉得看不懂,用20世纪80年代的批评术语来说,这些作品是“新潮”、“前卫”的。而在今天看来,刘波涛作品中的一切无不继承了那个时代及其后留下来的艺术遗产:具像写实作为主要表现手段、通过图像表达内心感受、近距离观察和表达对象……尤为突出的是,刘波涛的作品对于图像的重视与处理,是对上世纪90年代以来当代艺术的直接继承。这些都无法再用“新潮”、“前卫”等类似的术语进行定义,甚至当我们用“当代艺术”这个词来描述刘波涛的作品时,也会感到心有余悸,因为“当代艺术”20年的风云变幻,很快就要成为过去时了。
在刘波涛的“恍·燃”系列作品中, 我们似乎看到的是美国电影《2012》中见到的那种景象,那种地球即将毁灭时无处不在、不断蔓延的火。整个城市在熊熊燃烧,这火会在任何时候出现:在盥洗室的镜前、卧室的床边、公寓大门口、停车场、高速公路、隧道……画面中所有人和动物对此都无动于衷,好像根本就没发生什么,注视、木然、不理、司空见惯,仿佛那火并没有真正在现实中燃烧。镜前的少年依旧镇定地注视自己,火似乎与他无关;公路上过路的猫对眼前的车祸毫无感觉,依旧横穿马路前行;漫步的年轻人对于身后城市的通天大火无所畏惧,依旧专注于自己手中的东西……这就是“恍”。“恍”还不只是人和动物的感受,甚至连“那些花儿”也对身边的这些火毫无知觉,依然绚丽绽放。
在刘波涛的系列作品中,他给了我们两个似乎毫不相关的矛盾体:人、动物、花与空间、火。它们到底哪个是真实的?可能画家自己也是混淆的。在这些作品中,我们看不到20世纪90年代当代艺术的意识形态特征,也见不到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集体记忆,更谈不上社会的图像联想,我们看到的是纯粹的个人经验。而这种个人经验,很难用以往的批评语汇进行解读,它时而清晰、时而模糊;时而坚实、时而虚空。也许有人会说,对于25岁的青年来说这是很正常的。然而我却相信,库尔贝25岁时的经验、毕加索25岁时的经验……以及其他不同时代青年艺术家25岁时的经验都与刘波涛不同。我宁愿相信,刘波涛的个人经验是我们今天这个时代造就的,可能这正是“80后”艺术家集体经验的写照。
Copyright @ 2000-2009 香港特别行政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京ICP备09103078号
北京联络处地址:北京市朝阳区建外大街18号嘉华世纪C座805室 邮编:100000 电话:010-65157535
联系地址:香港湾仔打道50号马来西亚大厦1602室 联系电话:00852-51015163 00852-28346483 传真:00852-28930602/35520288
香港特别行政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信箱 E-mail:hk_wenlian@163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