主办单位: 宋庄国画院“
协办单位: 中国对外友好协会
荣宝斋画院
出品人: 贾彦红 唐文辉
学术主持:贾方舟
学术委员:郎少君 贾方舟 刘曦林 唐辉 范扬 李孝萱
策划人:原国镭 吴秋雨
谨定于2010年7月31日(星期六)上午10点,在宋庄国画院举行“清风?雅逸——中国画名家折扇邀请展”开幕式。
展览地点:宋庄国画院
展览时间:2010年7月31日——8月15日
联系电话: 010-89579852 89579853
邮箱:szcam@ssmuseum.com
地址:北京市通州区宋庄镇小堡广场北100米,宋庄国画院(原上上美术馆老馆)
清风雅逸——折扇艺术的水墨情结
文 / 秋雨
中国扇文化起源于远古时代,在我国已有三、四前年的历史。我们的祖先在烈日之夏,随手猎取植物或禽羽,进行简单的加工,用以障日引风,故扇子有障日之称,这是扇子初源。
扇面书法,在中国起源很早。书扇始于东晋,《晋书?王羲之传》记述:“在蕺山(今浙江绍兴市境内)见一老姥,持六角竹扇卖之。羲之书其扇,各为五字”,以致“人竞买之”。这就是体现了艺术价值高于实用价值了,经羲之题字,扇子身价提高,也被人竞买而空。
扇面作画,据唐人张房远《历代名画记》中曾有东汉末年的杨修为曹操画扇、误点成蝇的记载。当时所书所画之扇,乃蒲葵扇、团扇,而不是折扇。
据说折扇是“舶来品”,非国货!古称“倭扇”。首次是北宋端拱元年(公元988年)由日本传入中国。《宋史》记载这次是日本和尚向宋朝廷进献的礼品中,有“金银莳绘扇筥一合,纳桧扇二十枚,蝙蝠扇二枚”。此“纳桧扇”,即用桧木制的折扇,而“蝙蝠扇”,则是纸面的折扇。宋徽宗崇宁二年(1103年),出使高丽国的使者带回的礼品中也有折扇,《宋史》上记录:“高丽叠纸为扇,铜兽靥环,加以银饰,亦有画人物者”。可知“折扇”是北宋时期从日本和今天的朝鲜之境传来。
北宋时,中国也开始自制折扇。南宋的国都临安(今浙江杭州市)就出现了不少如“扇子巷”的地名和诸多的“扇子铺”,其中有了折扇书画艺术。宋时著名画家赵伯钧(赵千里),擅于金碧山水,曾为宋高宗皇帝画过折扇。明代的陆深在《春风堂随笔》里,记其曾亲眼见到过南宋“杨妹子所写绢扇面,摺痕尚存”。“杨妹子”,乃南宋宁宗杨皇后之妹。“摺痕”两字,透露出此扇也是折扇;“绢扇面”,又告知了折扇是以绢制为面也。
明永乐皇帝喜折扇,命内务制扇题诗赋词,赠予臣,一时折扇大贵。达官贵人、文人雅士效仿,题诗赋词互赠之。明代董其昌,还有书画“四大家”的沈周、文征明、唐寅、仇英,都是把扇面书画艺术发挥到极致,当时连江南女才子董小婉,也是扇面书画的高手。
清代,折扇的扇面书画艺术一派纷繁旺盛,更是登峰造极,“清初六家”、“四王”、“四僧”“金陵八大家”、“扬州八怪”“”等等,无不在这扇面艺术领域纷争夺冠,流传下不少扇面精品之作。
中国的扇面书画艺术,也象征着中华民族百折不挠的精神。当代,科学发展和社会的进步,解决炎热的办法是电风扇、空调。折扇的实用性已经退化了!即使盛夏也无人问津!不过,他从实用性转化为艺术性,精神性;成为装置、欣赏、赠送的高档礼品,是对生活美化的点缀,使它身价提高千百倍,成为专业书画的传播者。折扇扇面的书画艺术,已成为中国书画艺术宝库中“别体之作”,把玩和收藏者历代不穷。
在这折扇被遗忘的时代!宋庄国画院为倡导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,对折扇重新的拾起,鼓励画家进行折扇水墨创作,营造文化气氛,使折扇更诗情画意,折扇书画相得益彰。通过折扇艺术的展示,使扇面水墨画独特的艺术更广泛地流传。
传统是根,创新是叶。回归传统,不是腐朽的观念!是继承和保护传统文化的精粹的责任,在根深蒂固的基础上在创造发扬,根深才能叶茂,没有根源,只有叶片!就像塑料盆景,没有生命!不鲜活!扇面水墨画是中国本土文化艺术的一大特色,是千年的文化积淀,是历尽沧桑依然闪烁的金刚钻!元代郑元祐《赵千里扇面写山次韵》折扇诗:“宋诸王孙妙盘礡,万里江山归一握。卷藏袖中舒在我,清风徐来谷衣薄。” 扇面虽小,小中见大,画面局限,意境深远,可谓:“方寸之中写大千世界”。
为此, 宋庄国画院主办“清风.雅逸——中国画名家折扇邀请展”邀请当代画坛70位当代的国画家,具有学术水平的420幅国画原创精品,在宋庄国画院进行展览活动,让“清风徐来精神爽”的手中把玩,走上更高的艺术殿堂。
Copyright @ 2000-2009 香港特别行政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京ICP备09103078号
北京联络处地址:北京市朝阳区建外大街18号嘉华世纪C座805室 邮编:100000 电话:010-65157535
联系地址:香港湾仔打道50号马来西亚大厦1602室 联系电话:00852-51015163 00852-28346483 传真:00852-28930602/35520288
香港特别行政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信箱 E-mail:hk_wenlian@163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