剪纸艺术碟。
变被动为主动适应市场,迎来发展转机同时也面临市场开发等难题
“去年一年的剪纸销售收入是390万元,比起前年的270万元,有接近50%的增长。春节期间销售情况也不错。”元宵佳节,新春的气氛还未退去,坐在乔迁新址——佛山民间艺术社飞鸿天地旗舰店的办公室里,艺术社主任谢伟松脸挂笑容,盘点着佛山剪纸一年来的收获。
萃取剪纸文化精髓,与百姓所需的产品嫁接,为产品融入剪纸元素。未来佛山剪纸的发展版图,将不再是简单地卖剪纸产品,而是对其进行文化创意,将剪纸融入百姓需要而且喜欢的产品中。“穷则变,变则通,通则久。”佛山剪纸的求变之路能否越走越顺畅?还需要经受市场的考验。
价格提升订单不降反升
剪纸提价后,订单不降反升。从7月到12月,每月的订单增加都在50%~150%。但谢伟松认为,真正促使销量提升的原因在于敏锐地感知市场,及时转变观念。
春节期间,祖庙是很多人祈福游玩的首选地。大年初二,广州人陈晓峰与女朋友逛完祖庙,就被飞鸿大街上高挂的各色彩灯吸引住,边走边看,沉浸在岭南彩灯会营造的浓浓年味之中。欣赏过后,二人顺路走进开业不久的佛山民间艺术社祖庙旗舰店,一番精挑细选之后,带着一副《玉兔迎春》的剪纸作品高兴地离开。
佛山市民间艺术社将总店设在飞鸿天地,分享祖庙巨大的客流,在销售上也分得一杯羹。春节期间,民间艺术社销售收入接近20万元,多于去年的13万元。其中,剪纸销售额占到近三成。
去年7月1日,佛山剪纸启动近20年以来最大的一次全面提价,提幅为10%~100%不等,涉及230余款各类剪纸。“提价是为了体现和彰显剪纸的艺术价值。”谢伟松认为,长期以来,卖剪纸等于是卖纸,艺术价值得不到体现,艺人的智慧没有回报。对此,非遗项目佛山剪纸国家级传承人陈永才感受颇深,“提价不仅是让剪纸的价值回归,也是对剪纸艺人价值的认可。”
剪纸提价后,订单不降反升。从7月到12月,每月的订单都有50%~150%的增加,“这说明剪纸提价在市场上是被认可的。”但谢伟松认为,真正促使销量提升的原因在于敏锐地感知市场,及时转变观念。
去年5月,佛山民间艺术社成立了市场营销部,转变营销理念,变被动营销为主动营销。不久,就揽下了第一笔具有启发意义的大单:为南庄量身打造《南庄古镇》剪纸。当时,有位客人来到佛山民间艺术社,希望找到有南庄元素的剪纸礼品,但他失望了。在店面销售的谢伟松留意到这一幕,心想“这不是送上门的生意吗?”客人即将离开时,谢伟松主动上前询问,提出愿意量身定制,可先送样品,提供多种方案供选择,如果不满意就不收费。对方觉得也没什么损失,就同意了。经过几次设计和沟通修改,最终,佛山民间艺术社的积极主动促成了这桩合作。
主动营销,逆势提价,乔迁新址。源于主动求变,半年多的时间,已经有东鹏瓷砖、东平新城、建设银行等10多家单位成为佛山民间艺术社的客户。仅去年一年,民间艺术社剪纸销售收入为390万元,比前年增加120多万元,提价后的增长率更是达到51%。
适应市场迎来转机
由于剪纸销量大增,销售看涨,工人工资普遍提高20%,一线工人的工资更是提高50%~100%,涨了800~1000元。 邓春红和很多员工明白,这是适应了市场,让佛山剪纸发展迎来了转机。
订单大增,让佛山民间艺术社尝到适应市场的甜头,工人也在忙碌中获益。佛山民间艺术社剪纸车间主任邓春红进入该社工作已经8年。以前,除了几大节日要忙碌,邓春红其他时间都很清闲。然而,自去年7月开始,她的加班就没有消停过。“以前下午5点正常下班,现在经常加班到晚上八九点。”频繁加班也带来个人收入的增长。“以前月收入是1000元多,现在都增加到2000多元了。”邓春红说。由于剪纸销量大增,销售看涨,工人工资普遍提高20%,一线工人的工资更是提高50%~100%,涨了800~1000元。
亲历佛山剪纸8年的发展,邓春红和很多员工明白,这是适应了市场,让佛山剪纸发展迎来了转机。
佛山剪纸已有百年发展历史,花样层出,品类繁多,远销两广和东南亚各地。曾经更是“洛阳纸贵”,一度跃身佛山出口创汇重点产品。剪纸在当时社会条件下,作为一种实用品,婚丧嫁娶、逢年过节必不可少,可以说是供不应求。抱着计划经济时代“不愁没人买”的老大哥心态,佛山剪纸并没有意识到市场的残酷,随着现代艺术品市场的壮大和外地剪纸的冲击,市场日益萎缩。2003年“非典”期间,旅游市场大受影响,剪纸销售疲软,剪纸工人只剩下12个;2008年金融风暴,剪纸再遭“重创”,销售跌入低谷。
“传统剪纸是适应老百姓生活而存在发展的手工艺品,现在社会,剪纸一直定位为文化艺术品,百姓的日常需要很少。”在佛山民俗专家余婉韶看来,剪纸遭遇寒冬不无原因。随着时代发展,拜神、婚嫁用品走“现代工业”路线,剪纸的实用功能逐渐退化,与群众生活越来越远。另一方面,剪纸也没有注意开发并占据高端艺术品市场,在不上不下的定位中徘徊,错过了发展的好时期。
“佛山剪纸一直延续当初的低端艺术品发展思路,没有与社会需求和时代发展同步。”2010年掌舵佛山民间艺术社的谢伟松意识到,如此下去,虽然作为文化遗产不会消亡,但难有发展前途。
对接市民需求
影响普通消费市场的不是剪纸价格的高低,而是剪纸根本没有与老百姓需求对接,最大的销售空间在民间,这也是未来剪纸发展的一个重点。
土生土长的佛山人任淑萍今年已经63岁,对剪纸有着一份特别的情感。小时候,每逢过节,她就会看到外婆在窗户旁剪纸。而当自己哭闹时,外婆更会剪个小动物来哄她开心。“佛山剪纸反映了佛山民众的愿望,它的影响是深入人心的。”任淑萍很是感慨。但时至今日,任淑萍已很少购买剪纸了。
尽管佛山民间艺术社积极主动营销,获得市场回报,但其普通消费市场却没能风生水起。去年,佛山民间艺术社剪纸销售收入为390万元,低端产品销售收入不足百万。 “比起那些小狮子头、小陶塑公仔,剪纸买的人比较少。”佛山民间艺术社一位销售人员说,春节期间,来买剪纸的多是懂剪纸的爱好者,游客则更愿意购买工艺品。
谢伟松坦言,影响普通消费市场的不是剪纸价格的高低,而是剪纸根本没有与老百姓需求对接,最大的销售空间在民间,这也是未来剪纸发展的一个重点。
如何才能吸引更多的普通人呢?去年,佛山剪纸开始了新尝试。去年文博会上,佛山展示的民间艺术砖就是与陶瓷企业联合打造,寻找传统文化与现代产业的结合,力图让剪纸艺术通过瓷砖这个载体进入寻常百姓家。
“未来剪纸的普通消费市场,将由传统低端艺术品向装饰性生活用品方向发展。”谢伟松说,以前是纯粹的卖一张剪纸,而现在则将绘画等多种元素融入剪纸,增添多种题材和内容,满足不同层次人群的需求,以现代人喜欢和接受的形式,融入他们的居家生活。
艺术与市场需要联姻
从卖剪纸到卖剪纸元素和文化创意,从被动提供艺术产品到主动打造与日常需求相关的产品,这是佛山剪纸未来的发展方向。
在新风路原市委党校大院内的剪纸临时生产车间内,18名工人各自伏在案头,认真地用刻刀刻着剪纸。春节假期刚过,佛山民间艺术社又接到新的订单任务。新春的忙碌也让佛山民间艺术社的员工们有了新的共识:如果不紧跟市场,再美好的蓝图也是空中楼阁。
“要适应市场,满足现代人的需求,就不能一味地固守一张剪纸,要萃取剪纸的精华,将其中的元素添加到日常的产品之中,让文化回归生活,才能焕发活力。”谢伟松说。
与百姓生活挂钩,佛山民间艺术社确实在尝试。在普通的日用碟子上,着上剪纸图案,不仅推广佛山剪纸,更能提升这些日用品的艺术价值,一个碟子也可以从5元卖到15元。佛山民间艺术社正与南海一家公司合作进行开发,或者进行版权交易,或者利益共享,进行艺术与市场的联合。
让剪纸艺术融入产品进入千万百姓家还可以有更多的尝试。印有佛山剪纸的T恤和民间艺术砖、装饰有剪纸图案的灯具、以剪纸为内容的包装礼盒和饰品……从卖剪纸到卖剪纸元素和文化创意,从被动提供艺术产品到主动打造与日常需求相关的产品,这是佛山剪纸未来的发展方向。剪纸就像一种艺术语言,要借助文化创意产品转化为普罗大众的语言,在此基础上培育大众对剪纸的兴趣和爱好,尔后转型向高端收藏品、奢侈品发展,打造文化精品。非遗项目佛山剪纸国家级传承人陈永才直言,剪纸的产业之路就是艺术与市场的联姻。
艺术人才的困境
佛山剪纸人才不缺,老中青剪纸艺人已经形成相对成熟的人才队伍,缺的是剪纸艺术的理论研究。
销量大增,未来大计已定,但高端创意设计人才和理论人才缺乏却是佛山剪纸未来发展的障碍。目前,佛山剪纸单纯依靠人力劳动,一个人再努力,一年下来剪出来的作品数量也是有限的。去年,佛山民间艺术社陆续引进包括销售和电子商务在内的30多人,还聘请北方农民画艺术家赵丽达,将北方民间艺术与佛山水乡文化的融合,进行剪纸产品创新。但人才困境依然存在。
佛山剪纸人才不缺,老中青剪纸艺人已经形成相对成熟的人才队伍。“缺的是剪纸艺术的理论研究。”谢伟松遗憾地说,“如今在书本中或是各种场合讲剪纸的人,大多不是佛山民间艺术社的人,我们并没有比别人更懂得剪纸。”谢伟松希望未来可以成立一间民间艺术研究院,专门进行剪纸等民间艺术理论的研究。
随着剪纸与产业的融合,创意人才的缺乏成为头号难题。掌握佛山剪纸精髓,又能进行文化创意和设计,将剪纸艺术与现代产品融合的复合型人才更是稀缺。就如一个附有剪纸图案的台灯灯罩,首先是能不能想到这种创意,投入实践后能否符合美观实用的要求,被社会认可,这更是难说。
未来佛山剪纸的发展在于艺术与产业的融合,复合型人才需求会越来越多,但即便引来人才,如何让人才发光发热?如何进行设计将剪纸与日常产品融合?同样是挑战所在。
佛山剪纸呼唤保护
自去年8月以来,剪纸版权登记已经超过100件,但借助版权保护提升艺术价值和经济效益,版权兴业仍然任重道远。
“作为文化遗产,佛山剪纸需要借助文化创意进行推广。剪纸与企业的合作,主要应该进行创意设计和版权销售。”广东省版权联合会会长刘板盛说,虽然自去年8月以来,剪纸版权登记已经超过100件,但借助版权保护提升艺术价值和经济效益,版权兴业仍然任重道远。在刘板盛看来,版权保护落实到位是前提,在此基础上,建立规范的可操作的合作模式,将版权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经济利益,都是民间艺术社未来要面对和解决的“新课题”。
过于市场化会不利于文化遗产的保护,外界质疑通过文化创意萃取剪纸精髓,原汁原味的剪纸技艺恐怕会消失。佛山人对于剪纸的情愫一如既往的浓厚。剪纸是需要发展创新,但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,还肩负着文化使命。为大众提供源源不断的创意产品,让更多的人了解喜爱并购买使用,将剪纸艺术带到各地,这些都没有错。不过,传统剪纸技艺在这种使用中会不会一味地迎合市场需求,而失去对传统技艺的保护呢?
“佛山剪纸要保护,不应该放在博物馆和展览厅,那样迟早会消亡。”在谢伟松的思考中,剪纸只有应用于生活,回归到市场,唤醒需求,才能注入新鲜血液,焕发生命力,这才是最大的保护和传承。
他山之石
阜城剪纸的“政治攻略”
作为中国北派剪纸的代表,河北阜城剪纸吸引从业人员近万人,带来年纯收入8000多万元,产品远销美国、新加坡、韩国等28个国家和地区。
这与阜城剪纸的“政治攻略”不无关系。多年来,阜城剪纸主打“政治牌”,通过主旋律宣传为当地剪纸在高端市场抢占先机。
2010年世博会,阜城县民间剪纸艺人刘建国历时90多天、七易其稿精心创作的大型剪纸作品《盛世中华》被作为特别礼物,由上海世博会河北馆赠送给了上海馆。除此之外,阜城县民间剪纸艺人所创作的《同一个世界,同一个梦想》等一系列红色作品,多次在国内艺术展中获奖。而早在1997年,河北民间剪纸艺人王凤竹和黄景然共同创作的大型剪纸作品《庆回归》和《九七回归图》,分别在中央电视台主办的联欢晚会上展出,并被中国历史博物馆、天津市革命历史博物馆和香港特区政府收藏。
以阜城剪纸为代表的河北剪纸,其“政治攻略”的发挥屡试不爽,既赢得高端品牌定位,又为市场营销极力造势。
佛山剪纸
佛山剪纸历史悠久,源于宋代,至清代乾隆年间而鼎盛。其风格金碧辉煌、苍劲古拙,结构雄伟奔放,用色夸张富丽,以剪、刻、凿、衬等技艺并用,材料和表现手法巧妙结合,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。大致可分为纯色剪纸、铜衬料、纸写料等几种,铜箔剪纸尤其知名。
从明代起佛山剪纸已有专门行业大量生产,产品销往省内及中南、西南各省,并远销南洋。至清代,随着商品经济发展和群众需求的增强,刻纸依托佛山金属制箔业和染纸业的发展而不断壮大。古代,剪纸主要用途是节日礼品的装饰、祭祀装饰等。随着社会的发展,佛山剪纸在传统的基础上,以其构图严谨、装饰性强、剔透雅致的特点,以反映时代生活题材为特色,开创了传统艺术创新之路,在我国剪纸艺术中较具代表性。
旧时佛山集佛、道各教于一地,迎神赛会几乎天天都有,所需要的剪纸制品也特别多。佛山剪纸正是为当地人生活和民俗活动服务的。佛山剪纸多取材于民间,注重表现群众喜闻乐见的戏曲人物和民间故事。如“龙”、“凤”、“鲤鱼”、“孔雀”、“四时瓜果”、“福禄寿全”、“嫦娥奔月”、“赛龙舟”等等。郭沫若先生曾赋诗赞赏佛山剪纸:“一剪之巧夺神州,美在民间永不朽”。
Copyright @ 2000-2009 香港特别行政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京ICP备09103078号
北京联络处地址:北京市朝阳区建外大街18号嘉华世纪C座805室 邮编:100000 电话:010-65157535
联系地址:香港湾仔打道50号马来西亚大厦1602室 联系电话:00852-51015163 00852-28346483 传真:00852-28930602/35520288
香港特别行政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信箱 E-mail:hk_wenlian@163.com